直到我看到量化数据才恍然大悟。在股价启动前6个月,机构资金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持续流入。最神奇的是图示①这部分,整整半年时间机构活跃度居高不下,股价却纹丝不动。这不就是明牌吗?
更绝的是图示②阶段,2023年反弹后连续调整8个月,普通投资者早就割肉离场了,量化数据却显示机构越跌越买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能一飞冲天——所有走势都是障眼法,交易行为才是底牌。想知道手里的股票,大资金究竟采取了怎样的交易行为,打开后就可以看到数据了!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三、别被"利好出尽"骗了
今年另一个经典案例是西藏天路。当概念爆出来的时候,很多"聪明人"说这是利好出尽该跑了。结果呢?股价又涨了30%。
关键点在于绿色线出现后。虽然股价还在惯性上冲,但量化数据已经显示机构活跃度骤降。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——没有机构参与的上涨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汽车,迟早要抛锚。
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:中国神华这些高分红股能逆势走强,根本原因是机构在默默布局。就像江河集团,表面看是股息率吸引人,实则是机构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建仓。
时代变了,如果说以前的投资工具是锦上添花,现在的投资工具就是必不可少,面对这么大体量的投资标的,效率是首先要考虑的,尽可能缩小自己的观察范围,否则很容易踩错市场的节奏,这方面,大家可以和我一样,对照着看那些特殊的交易行为就好了。
四、我的三点生存法则
经过这些年摸爬滚打,我总结出三条铁律:
牛股是"做"出来的不是"等"来的
不要追逐热点要比谁涨得多
忘记K线图专注交易行为
看看深水海纳和广康生化这些冷门牛股就知道,它们既不是机器人也不是创新药概念,凭什么大涨?答案就在量化数据里——机构早就像猎人一样潜伏多时。
现在回到开头那份名单。为什么我说这是明牌?因为其中25只预测股息率超2%的个股,机构持仓比例平均增加了3个百分点。特别是天山铝业这类涨幅超50%的股票,"库存"数据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稳步攀升。
最后说个有趣的发现: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中,"库存"数据持续改善的18只股票平均涨幅14%,远超标的表现。这不是巧合而是规律——在这个市场里,"聪明钱"永远比散户快三步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