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宁疗护”绍兴尝试
今年2月,国家卫计委首次发布《安宁疗护实践指南(试行)》,倡导在基层卫生院推出“安宁疗护”。在国家提倡的背后,是绍兴市人民医院敢为人先,自2013年便开始推行“安宁疗护”,东浦卫生院的安宁疗护病房也是其延伸。
约80平方米的房间里仅摆着两张床,房间装饰得温馨雅致,床头柜、台灯、鲜花一应俱全,乍一看还以为进了宾馆,但这里是越城区东浦卫生院的“安宁疗护”病房,癌症末期病人将在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。
何为“安宁疗护”?这既不是放弃治疗,也不是安乐死。只是维持目前的医疗护理,尽力做到减轻患者痛苦,直至生命画下休止符;不实施抢救(包括气管内插管、体外心脏按压、急救、药物注射、除颤等救治行为);转至离家较近的医院,在至爱亲人的陪伴下让生命画下美丽的句号。
目前,东浦卫生院肿瘤康复基地共有35张床位,从去年8月基地成立以来,先后有8位癌症末期病人在这里走完生命最后一程,医护人员都为其实施了“安宁疗护”。
2
是走投无路的将就
还是积极的自愿选择?
3个多月前,范师傅的妻子沈阿姨突发脑胶质母细胞瘤。一家人带着沈阿姨四处求医,开刀、化疗之类方案全都用上了,可她的情况还是不太好,5月中旬,沈阿姨脑瘤复发,又一轮放化疗开始,可她还是出现偏瘫、语言障碍等各种症状。从大医院回来后,范师傅听说东浦卫生院有个肿瘤康复基地,他很快把妻子送了进来。
虽然基地中止了沈阿姨的放化疗,可医护人员从没闲着。沈阿姨睡不好,给她中药耳贴;胃口不好,请来中医科医生给她服开胃的中药;平时,护士尽量帮她多活动筋骨;医护人员还经常找范师傅聊天、谈心,因为家属的情绪对治疗有很大影响……范师傅惊喜地发现,沈阿姨还蛮适应这种模式,身体情况也有所好转。“我希望她走的时候,不要太痛苦。”范师傅说。
住在安宁疗护病房的沈阿姨蛮适应这种模式,身体状况有所好转,能在家人的搀扶下走一小段路。
3
如何让生命“尊严死”
眼下,除了绍兴的“安宁疗护”,如何让生命体面离开已引起不少尝试和探索。
2006年,罗瑞卿大将女儿罗点点、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共同发起,也是中国首个提倡“尊严死”的公益网站——“选择与尊严网站”,并提倡“尊严死”,推动签署“生前预嘱”。
而在发达地区或国外,坚持让生命体面离开的安宁疗护或者临终关怀已发展多年,且相当成熟,像香港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护士要经过专业而严格的培训考试,并备受尊重。在美国,临终关怀已走上制度化道路,且被纳入医疗保险等。
对我们来说,除了直面死亡、学习死亡课题外,还有更多的路要走。
有业内人士称:对于临终病人,医院仅采取止痛、镇静的医疗措施,放弃积极的治疗,以及在作出放弃治疗决定时,如何保障病人及病人家属双方的权益等问题,都需要法律尽早予以明确保护相关方的权益。另外,医护人员如何才能提供更专业服务等问题,都需解决。
让温暖代替冰冷的器械
让陪伴代替全身插满管子
对死亡的绝望、解脱
用关爱和尊严来告诉你
这不是生与死的离别
而是亲人间的暂别
茴香豆的小粉们,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?
茴香豆特推
- End-
▼
消息来源|柯桥日报
本报记者|叶红 见习记者 黄唯诚
责任编辑|陈春艳
审核|何乐敏
终审|叶剑静
统筹|柯桥日报
微信ID:sxtc0575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