鄞是什么意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16 11:09:36 分类:beat365官网在线体育 浏览:6894

〔鄞〕字拼音是(yín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
〔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堇、阝”或“堇、⻏”,五行属土。

〔鄞〕字仓颉码是TMNL,五笔是AKGB,四角号码是47127,郑码是EACY,中文电码是6769,区位码是5920。

〔鄞〕字的UNICODE是U+911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150,UTF-32:0000911E,UTF-8:E9 84 9E。

〔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370。

名词

1.古地名 Yin county。春秋时属越,即今浙江省鄞县。

2.通“垠” 。

英文 :limit; border;

例如 :鄞鄂(同“垠堮”。边际;界限。引申指形体,躯体)

①〔~县〕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

②姓。

笔顺: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提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55頁,第10字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6頁,第27字

標點整理本: 第1263頁,第8字

音《廣韻》:語巾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魚巾切,𡘋音銀。《說文》:會稽縣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鄞章安故治,閩越地,光武更名。【註】本鄞縣南之迴浦鄕,章帝章和元年立。又,〈順帝紀〉〔註〕:鄞故城,在鄮縣東南。

音又,《唐韻》:語斤切;《韻會》:疑斤切,𡘋音齗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〔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
〔鄞〕字拼音是y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堇、⻏,五行属土。

〔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ín] ⑴ 〔~县〕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⑵ 姓。

字源字形

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六下反切語斤切頁碼第210頁,第20字續丁孫

鄞會稽縣。从邑𡏳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其字初作堇,後乃加邑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二反切擬斤反頁碼第540頁,第1行,第2字述

會稽縣。從邑堇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六下反切語斤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176頁,第2字許惟賢第517頁,第5字

會稽縣。

段注二志同。今浙江寧波府奉化縣有故鄞城是也。說者謂以亦堇山得名。《越絕書》所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是也。葢其字初作堇。後乃加邑。《越語》曰:句踐之地東至於鄞。韋曰今鄞縣是也。

从邑。堇聲。

段注語斤切。十三部。

鄞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415頁,第8字2陳昌治本第535頁,第1字3黃侃手批第412頁4說文校箋第267頁,第18字5說文考正第258頁,第7字6說文今釋第926頁,第3字7說文約注第1601頁,第4字8說文探原第3449頁,第3字9說文集注第1369頁,第1字10說文標整第164頁,第8字11標注說文第265頁,第6字12說文注箋第2138頁,第3字13說文詁林第6671頁【補遺】第16993頁14通訓定聲第3160頁,第4字15說文義證第563頁【崇文】第2249頁16說文句讀第856頁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29頁,第1字18古字釋要第641頁,第11字

国语辞典

◎参见“鄞县”条。

两岸词典

1.用于地名。鄞县,县名,在浙江。

2.姓。

翻译

英语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德语 Begrenzung (S)​, Yin (Eig, Fam)法语 (nom d'un quartier dans le Zhejiang)​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